1951年3月的一天,湖南三樟人民公社里来了一位奇怪的农民。那天正是赶集会的日子,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一些赶远路的人感到口渴纷纷到公社里讨水喝。
公社的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照片。几乎每个进来的人都怀着敬仰的目光仔细观看,一边看一边和工作人员感叹毛主席让穷人当家作主了。
虽然毛主席的大名早已人尽皆知了,但是在那个讯息不发达的农村,看到这位大人物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毛主席画像
可是,其中一位农民看到毛主席的画像时,却默不作声地盯着他一动不动。
工作人员也没放在心上。心想:可能是老人比较沉默寡言,第一次见到领袖的画像想多看一会吧。过了一会儿,那位老人恍然大悟地说道:“他以前当过我的兵。”
周围的工作人员吃了一惊,这位其貌不扬的老人不像是哪位革命先驱,却又不像是在胡说。在人们的追问下,老人讲述了毛主席一段少为人知的一段经历。
原来这位农民打扮的老人曾经也是当过兵、吃过军粮的。他叫彭友胜,是湖南本地人,已经67岁的他出生在清朝末年。
三樟乡的栗子港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但是易旱易涝,土地贫瘠,有时候两三年都颗粒无收,人们只能靠砍柴捕鱼为生。栗子港的山间和河边是彭友胜幼年最常去的地方,砍柴放牛,摸虾捕鱼几乎是他生活的全部了。
彭友胜十五岁那年,决心出门闯荡,寻找生活的出路。因为家境贫困,彭友胜只勉强念了半年私塾,大字也不认识几个,只能充当苦力。外出谋生的时候,他打过短工,当过矿工,吃了不少苦。
庚子之乱
那时候,清朝政府已经奄奄一息。庚子之乱(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离京城)。后,为了维护统治,当政者效法西方在全国建立起近代化的陆军部队。
湖南新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成的。新军成立需要招募大量士兵,漂泊多年没有成就的彭友胜迫于无奈进入了军营,这一年他已经23岁了。
几年后,凭借着能吃苦,敢战斗,人也厚道的优点彭友胜当上了副目,也就是副班长。
清末以来,湖南地区的革命活动历来十分活跃,是反清斗争的聚集地。武昌起义后,清廷的军队展开疯狂的反扑,湖北革命军求助湖南新军,希望他们可以尽快起义,支援革命军。
于是,湖南新军的起义部队分南北两路进攻长沙,彭友胜就在其中。
在历史前进的紧要关头,彭友胜成了参与者和推动者。他是攻打长沙城北门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彭友胜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并且身先士卒,一举攻入了北门。
入城之后,彭友胜带领部队一路向南,配合当时革命党人的手枪队打下了荷花池军械局,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大大地充实了新军的武器装备。
接着,彭友胜随着大军挥师西进,一路上连续攻破了巡抚衙门等清朝机构,直到上面挂上了白底“汉”字旗。
不过,立下赫赫战功的彭友胜并没有因此有任何的升迁,他还是一个副目。长沙城攻占后,许多副目都升了排长或者将官,彭友胜没有升迁确实让人想不明白。
此时的彭友胜没有时间思考这些,一向忠厚老实的他只想安安稳稳地做好本职工作。也许,老实不会“来事”就是彭友胜升不上去的原因之一。
1911年10月的一天,彭友胜正在和班里的士兵聊天,上士朱其升领着一个青年走了过来。
“这位兄弟想当兵但是无人担保,我们为他担保行吗?”彭友胜抬头一望,身材魁梧、相貌英俊的一个高个子映入眼帘,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十分醒目,下巴上有一颗明显的黑痣。那是彭友胜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居然这样认识了一位未来国家的伟大领袖。
年轻时的毛泽东
不满18岁的毛泽东原本在湘山中学读书。武昌起义后,革命的火焰在全国范围燃烧起来。满怀革命热情的毛泽东想要投笔从戎追随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他打算去武昌参加革命军,后来因为交通不便没有实现。
10月份,湖南新军响应革命军起义,攻占长沙。毛泽东立即投奔了湖南的革命队伍。当他到达城内的军营时,却被告知“要有可靠的人进行担保才能参军”。毛泽东此时哪里去找保人,又感到这样的规定不通情理,就和门卫争论起来。
正巧经过的上士朱其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他被这位慷慨陈词的少年人吸引了。了解情况后,一心想帮忙的朱其升带他找到了彭副目。
彭友胜仔细询问了毛泽东的个人情况,表示自己愿意做他入伍的担保人。就这样,毛泽东终于如愿地成为了一名士兵,而彭友胜就是他的顶头上司。
彭友胜对这位投笔从戎的青年印象很好,一直给他各种各样的帮助。因为战局未定,物资装备不是很齐全,毛泽东没有领到棉衣。彭友胜知道了,就把自己的新军装送给他御寒,生活上对毛泽东也是十分照顾。
军事训练开始后,毛泽东每天勤学苦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每一次操课,毛泽东从来不马虎,动作做得非常认真。彭友胜见他这样出色,心里也十分欣慰,深感自己没有看错人。
因为毛泽东动作规范,彭友胜就经常叫他给大家做示范,一些学习缓慢,态度懒散的列兵也经常交给毛泽东训练。
年轻时的毛泽东
毛泽东是个求知欲望很强的人,他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喜欢看报纸分析时局。就算在军营里,这个习惯也从来没有变过。当时,毛泽东每个月的军饷是7块,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其他几乎都拿去订报纸了。
每次到了休息时间,彭友胜总能看到毛泽东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报纸。那种沉醉其中,聚精会神的样子与军营里的其他人相映成趣,彭友胜渐渐觉得,这个年轻人和他们不一样。
那时候军队里识字的人并不多,尤其是下层士兵,基本都是穷苦出身,没上过什么学。毛泽东能写字,有知识,经常会帮助士兵们写信或者讲解一些报纸上的信息。另外,毛泽东不摆架子,为人和气,会团结人,渐渐成为士兵心中的精神头领,威信很高。
帮助毛泽东入伍的朱其升后来回忆说:
“我之所以后来会记账、写字、做生意,这多亏了当时毛润之的帮助。”
除了学问大,让彭友胜印象深刻的还有毛泽东的为人做事。湖南新军里鱼龙混杂,治军也不是很严,部队里常常有一些兵痞寻衅滋事、欺压百姓。毛泽东对此很看不过,每次遇到了都要想方设法和他们进行斗争。
有一次,一个兵痞在巷口拿了摆摊老太太的两盒烟,却转身就走,丝毫没有付账的意思。毛泽东正好撞见,走上前拦住他硬是让他把钱付了才走。
这个兵痞怀恨在心,想要报复又没有机会。毛泽东有威望,做事有策略,正副目都很器重,这个兵痞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偶尔耍耍嘴上功夫。
军营里用水不方便,需要士兵自己到城外去挑水。毛泽东学生出身,不是很适应,又觉得浪费时间。但毛泽东偏偏喜欢洗冷水澡,用水比较多,只能常常向挑夫买水用。
年轻的毛泽东
一次,毛泽东买水回去,那个吃过亏的兵痞就阴阳怪气地嘲笑他:
“当兵是咱们哥们的事,公子哥只能在圣人面前吟诗,白面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我看呀,你的肚内尽是些‘之乎者也’” 。
毛泽东笑呵呵地回他:“我的肚子里有‘之乎者也’,你呢,你一肚子臭粪,喷上来的汽还带臭的呢!”
说得众人哈哈大笑。还没有等那个兵痞说话,毛泽东义正言辞地斥责他:“我们是革命军,应有革命的纪律。今后再不能在街头调戏妇女,欺压百姓。我用钱买水比你用钱嫖娼,不用钱拿小摊贩的烟该正当些吧。”
毛泽东的一番话惹恼了那人,他气势汹汹地冲上前去准备行凶打人,站在一旁的朱其升一把抓住他的手说道:“说不过人家就要打人,哪有这样的道理。”那人甩开手后退几步叫嚷着要跟朱其升比武。
彭友胜闻讯赶过来,问清情况后将那人狠狠痛骂了一顿。那人见到彭友胜知道情况不妙,不敢顶撞,赶紧灰溜溜地走掉了。
毛泽东在延安
毛泽东后来在延安回忆起自己的当兵经历:“我那一个班里还有一个流氓。”指的大概就是那个兵痞。“在我那个班里,有一个湖南的矿工和一个铁匠,我喜欢他们。”
铁匠是朱其升,那个矿工则是彭友胜。除了上司和担保人的原因,毛泽东和彭友胜、朱其升关系好更多是因为他们的观念是一致的——不能欺压百姓。
军队里的生活并不平静,彭友胜所在的部队虽然没有再打什么大仗,小的战斗也有不少。
就在毛泽东参军的那年底,部队接到命令要夜行军150余里翻越一座山到达目的地。当翻越山岭的时候,毛泽东、朱其升和部队走散了。夜色茫茫,伸手不见五指,已经筋疲力尽的他们又遇上了山中大雨,狂风大作,路上更不好走了。两个人只能相互扶持着,艰难地前行。
他们终于在天亮前翻过了大山,到了一个小村庄。彭友胜作为副目一直在协助领导管理部队,翻山越岭后,他突然发现毛泽东和朱其升不见了。彭友胜清点了好几遍后,决定原路返回寻找他们。
彭友胜刚进山下的村子正好遇到毛泽东和朱其升。这个时候,已经脱离大部队很远了,考虑到三个人都是彻夜未眠,彭友胜带着两人就地休息。
过了一会,远处隐约传来了马蹄声,彭友胜立即警惕起来,怀疑是清军的骑兵。他赶紧和毛泽东、朱其升藏到一个没人的茅草屋里。
大约10分钟后,敌人进村了,狗吠声,马嘶声,脚步声响成一片。“看来敌军不想走了,怎么办?”朱其升问道。彭友胜回答:“先不要轻举妄动。”
“我猜测敌人天亮的时候回搜家拿人。这里不保险,我们得换一个隐蔽的地方。”毛泽东分析道。
“对,趁着天还没亮,悄悄地走,动作要快,不能弄出声音。”彭友胜轻声下达了转移的命令。
趁着夜色,他们翻过矮土墙,跨过竹篱笆,溜进了流水沟。三个人躲进了又高又深邃的阴沟里,这个阴沟有3尺多高,2尺多宽,上通村里的各条暗沟,下面连接池塘,是全村向外排水的总沟。
彭友胜选择了一块宽敞的泥沙沉积地,那里是沟的交汇处,没有流水,通风也好。关键的是,上面石缝上有一些小洞,可以透进一些光,还能听到外面的声音。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听到外面有了动静,急促的狗叫声和鸡叫声此起彼伏,混杂着“交出革命党人”的怒吼声。没有找到革命党人的清兵不甘心,一直在村子里待了三天。
阴沟里的三个人不敢走出半步,随身带粮食被一点点地吃完了,他们就只能硬撑着。为了保全性命,他们只能拿毛巾蘸水沟里的臭水,润一下早已经干枯的嘴唇。
三天后,清兵终于撤走了,村子恢复了平静,他们才从下面出来。有了同生共死的经历,三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了。虽然彭友胜是毛泽东和朱其升的上司,但是私底下他们都用兄弟相称。
南北议和
1912年,孙中山和袁世凯达成了最后的协议。孙中山卸任民国总统,让位袁世凯,以此换取和平。原本要和清军打的仗现在都不用打了。
毛泽东见到这样的情况,觉得也没有必要留在军队了。而且,毛泽东一直并不喜欢军队里枯燥刻板的生活,这下也正好离开。
毛泽东向副目说明了自己准备离开的决定,彭友胜虽然不舍得也没有阻拦。毛泽东要走的消息传开后,部队里许多要好的战友都赶来为他送行。大家凑钱买了毛泽东最爱吃的红烧肉和其他一些小菜摆了一桌酒席。
那天,彭友胜清楚地记得,毛泽东跟每一个前来践行的战友都碰了杯。临别的时候,彭友胜将自己的两块大洋塞到了毛泽东的手上,连声说着:“多多珍重”。
毛泽东如愿以偿地继续读书,追寻着自己的真理和道路。另一边,彭友胜依然按部就班地在军队里讨生活。转眼之间,几年过去了,彭友胜跟随部队转战到广东,又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职位也升到了少尉排长。
有一天,彭友胜也拿起了报纸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闻。翻看之间,他发现了一则消息——“毛君润之来穗讲学”。“难不成是之前的‘秀才’列兵,毛润之!”一别十年,彭友胜还是立马想到了昔日那位了不起的战友。
这么多年没有消息,难得同在广州,彭友胜打算去拜访一下,见一见故友。
当年离开军队后,毛泽东先是到省立高等中学求学,在湖南图书馆自修,后来又到湖南一师进行深造,组织起新民学会,再后来去了北大当图书管理员,回家创办了《湘江评论》。
在不断地求学、实践中,毛泽东逐渐找到了奋斗的道路——共产主义。他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召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时来到广州,毛泽东肩负着主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任务。
年轻毛泽东
彭友胜经过一番收拾和打听,精神抖擞地来到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正在伏案工作,听到外面有人找,出去一看,惊喜万分:“益三兄(彭友胜字益三),别来无恙啊!”
彭友胜见到毛泽东也十分亲切,两个人聊了起来。彭友胜将自己这些年的南征北战讲给毛泽东听,还表示自己现在加入了国民革命军,信仰三民主义。
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给出回应。此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毛泽东担任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的职务。多年革命,他尽管不在军队里,也非常理解彭友胜他们的辛苦,更了解今后的困难会更大。
毛泽东向彭友胜说了许多有关革命的话题,还向彭友胜提出来加入他们。可是,怕拖累毛先生的彭友胜谢绝了毛泽东的好意。在彭友胜心中,毛泽东一直是一个前途远大的大学问家,自己并不能跟得上他。
这一天,毛泽东和彭友胜聊了好久,直到深夜。而这一次也是他们的最后一面了。
见过毛泽东后不久,彭友胜就跟随部队参加了北伐。再一次回到炮火连天的战场,彭友胜怀着对三民主义的信仰冲锋陷阵,不畏生死,立下了不少战功,被提拔为副连长。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彭友胜心想:和平已经不远了。
蒋介石
可是,好景不长,国共合作破裂,战火再一次烧了起来。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黑暗越来越严重,彭友胜一心想要离开。九一八事变以后,国军不顾东北土地沦丧,消极抗日。彭友胜一心想要保家卫国却使不上力,心中太过失望,一气之下离开了军队。
彭友胜回到了家乡,在衡东县找了一份差事安静度日。1940年,彭友胜辞了工作,回家务农。因为消息传递不方便,地处偏僻,彭友胜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彭友胜当然也听过国家领袖毛主席,但是他又怎么会想到毛主席居然是自己认识的毛润之呢?
直到当彭友胜看到那幅画像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居然当过国家主席的上司!
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三樟乡的土地改革工作刚刚结束。土改工作组根据彭友胜家一贫如洗的情况将他家化为了贫农,并按照规定分了土地、耕牛和一些农具。彭友胜可谓是喜上加喜。他一直和家人唠叨,等秋收了,一定要选上一袋上好的新米送给毛主席。
不过,高兴归高兴,毕竟多年没见了,身份也相差这么大,贸然去看毛主席不好。彭友胜盘算后决定先写封信。
为了写好这封信,彭友胜特地去买了上好的纸笔,请了当地最有文化的老先生来写。
信里首先说了分别后的情况以及现在分到的的喜悦和感激之情,最后表达自己想找一份工作的意愿。
信件往来
信写好后,彭友胜揣着信亲自投进了邮电所的邮箱里。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10天、20天都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消息。彭友胜吃不好也睡不着。老伴看着既心疼又埋怨地说道:
“毛主席要管多少事,全天下那么多事需要他管,哪有闲空看信呀。你也是,六七十的人了,还异想天开,想吃‘皇粮’!”
彭友胜有些六神无主了,他心里想着:再等等,再等等。大约清明后,邮递员还真的送来信了,果然是毛主席的回信!
彭友胜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封,仔细地读了好几遍,激动得眼里噙着泪花。
毛主席在信里说了关于工作的事。建议彭友胜如果生活真的过不去,可以带着信去找湖南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星龄先生,向他说明自己的情况和革命历史。
至于信的原件,彭友胜把它小心珍藏了起来,轻易不给人看。
安排好家中的一切后,彭友胜赶往长沙见到了程先生。可惜的是,彭友胜已经67岁高龄了,早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不适宜安排工作。最后为了照顾这位辛亥革命的老人,政府决定按照国家公职人员给老先生发放补贴以保证他晚年的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彭友胜对毛主席的感谢无法表达,总想为他做些什么。有一天,他看到屋子前面的茶树,想到了为毛主席精制茶叶的主意。
从此以后,彭友胜每年都会炮制上好的谷前茶送往北京,直到他1969年去世。
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汇编了一本《毛泽东书信选集》,其中就收录了毛主席给彭友胜的回信。因此使得一位伟人领袖的名字与一名普通百姓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