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片以过火的毁灭场面和传奇的英雄人物著称,但是这样的电影很少考虑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况如何。《末日崩塌》是一个罕见的例外:它对于现实科学的呈现和理解,比绝大部分灾难片都要好。
倾倒的好莱坞标志。图片来源:《末日崩塌》剧照
但尽管如此,它毕竟还是一部灾难大片,还是要为了艺术而牺牲真实的——以下,就总结了这部电影9个真实的地方和14个不怎么真实的地方。
《末日崩塌》中的14处错误
地震安全和自救
1. 震后火灾
扯淡指数:★ (轻描淡写)
地震后的火灾要比电影中展现的更加严重、范围更广。对南加州进行的“摇撼时刻”(Shake Out Scenario)地震模拟场景只有7.8级,规模远远小于片中的地震,但预计会发生1600多处起火,其中的一些还会发展成超级火灾。
真正的火灾比这严重多了!图片来源:《末日崩塌》剧照
2. 房倒屋塌
扯淡指数:★★ (以偏概全)
电影的关注点主要是洛杉矶和旧金山市区,而对其它地区只有短暂的鸟瞰镜头,所以电影只描绘了受灾人群中大约2%的人的经历。虽然大部分人不用对付倒塌的大楼,但他们也同样身在危险之中:在地震中,大部分伤亡都是坠落的物品(家具,电视机,等等),而不是倒塌的建筑物引起的。
(当然,要是拍一部巨石强森从一万个倒下的书柜下救人的电影,肯定会无聊得多!)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事先固定好这些物品,以防止它们在地震中坠落。
3. 过道藏身
扯淡指数:★★★ (已经过时)
电影中主张人们在地震时应该躲在过道里,对于老式建筑这样也许是对的——但是现代建筑的过道和室内一样安全。然而,前往过道的路上可能会被横飞的物体击中,而地震过程中门会不受控制地疯狂开闭,也很容易伤到人。
4. 911重现
扯淡指数:★★★★ (重大错误)
在湾区这样的地震带,所遵循的现代建筑物规范就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而制定的。摩天大楼实际上是相当安全的建筑,它们被设计成能够左右摇晃,吸收震波。电影里对于它们剧烈震动最终坍塌的场景是太过夸大了。
高楼的碎片像雨点一样抖落下来……所幸现实不会这么惨。图片来源:《末日崩塌》剧照
其实真正的危险是在现代建筑物法规颁布之前建造的老旧建筑,特别是未经加固的石头建筑,它们有可能会在持久剧烈的地面震动中倒塌。
如果地震发生时你身在楼房内部,不要惊慌,采用“伏地、遮挡、手抓牢”的技巧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整座楼房倒塌而试图冲出去——会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5. “生命三角”
扯淡指数:★★★★★ (核心错误)
巨石强森让人们靠近棒球体育馆的坚固外墙,以躲避街对面倒塌的建筑物,他说这个建议叫做“生命三角”,但这是错误的。在室外,重要的是转移到空旷地带,因为建筑物碎片往往会掉落在墙体附近。而在室内,遵循的依然是“伏地、遮挡、手抓牢”。
对,就像这样。图片来源:《末日崩塌》剧照
地震科学
6. 横跨海岸
扯淡指数:★ (艺术夸张)
即使是已知最强的地震,也不足以让几千公里之外的人感到广泛的震感。当然,鉴于电影中的地震比历史上最强的还要强,而且地震仪确实能检测到遥远的震波,有少数比较敏感的人在合适场合下也许是能感受到的……
7. 消逝的震波
扯淡指数:★★ (轻描淡写)
对电影中表现的9.1级和9.6级地震来说,实际的震动结束得太快了(应该持续6-10分钟),而且也远远不够强烈(人们还能走,能跑,能开车)。震动也没有包括典型地震中应有的过程:开始时急剧颠簸,几秒钟后(可能长达30秒钟)是更猛烈的晃动。
实际上,在大震过程中,人们通常站都站不稳,移动更是困难。也因此,地震时不建议大家走很远去寻找“安全”的地方,还是“伏地、遮挡、手抓牢”(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8. 大地开裂
扯淡指数:★★★ (事实错误)
断层不可能像电影中表现的那样在地震过程中分开。断层两面的地表会紧贴着相互滑动,而不会向两边拉开——如果拉开了就没有摩擦力,也就没有震动了!在震动非常强烈的地区,断层的弯曲可能会形成一些狭窄的裂口。
地震片必备的大裂隙,现实中并不会有。图片来源:《末日崩塌》剧照
9. 左右颠倒
扯淡指数:★ (粗心大意)
电影中的圣安德列斯断层向左移动(“左旋”),但是在现实中,断层是沿整个长度向右侧运动的(“右旋”)。从北美板块一侧观察,太平洋板块在非常缓慢地方,阿拉斯加的方向移动。
10. 末日强震?
扯淡指数:★★★★★ (剧情需要)
圣安德列斯断层的长度和深度不够,并不足以引起电影中描绘的9.6级地震。历史上,圣安德列斯断层北部发生过的最大的地震是1906年的7.9级地震。人们认为1857年发生在圣安德列斯断层南部的特琼堡(Fort Tejon)大地震也有7.9级。计算机模型显示圣安德列斯断层最多能引发8.3级的大地震。不要看只差了1级多,二者能量相差90倍!
11. 终极断层
扯淡指数:★★★★ (重大错误)
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并没有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穿过内华达南部,内华达中的断层和圣安德列斯断层也没有直接关联。虽然断层的长度如果更长,是会引发更大的地震,但是电影中为了让二者相连,让断层拐了一个玩儿……拐弯了不利于相对运动,应该会阻碍大地震的形成。
12. 预测地震
扯淡指数:★★★★★ (核心错误)
地震预测尚未实现。电磁信号、应变仪、甚至动物行为预测的研究,结果都没有成功。但科学家们仍然在从多角度出发,增进我们地震的了解,并把我们掌握的知识应用在长期预报上——比如,美国地质调查局认为,在接下来的30年里,旧金山湾区发生一次大地震的概率是67%;而南加州发生一次大地震的概率是60%。
另外,在电影中,地震学家是依靠测量“磁脉冲”来预测地震的,但是他却非要在胡佛大坝里面进行。胡佛大坝是个水电站,里面有很多发电机,发电靠的恰恰就是电磁感应,会产生强大的干扰磁场,这简直是测量地磁场最糟糕的的地方了吧?
胡佛大坝中的地震学家……图片来源:《末日崩塌》剧照
海啸科学
13. 海啸视觉
扯淡指数:★★★ (艺术夸张)
电影中描绘的海啸场景大多是为戏剧效果服务的,准确性不高。比如,海啸不会在靠近海岸的浅水区形成影片中那种规模的下冲破浪;在海啸来临之际,水面也不会停留在原处——波浪会不断翻卷,非常活跃,然后回落到最初的水平面。此外,海啸中通常有多次海浪,第一个海浪也不总是最大的。
14. 海啸本身
扯淡指数:★★★★★ (核心错误)
但更重要的,圣安德列斯断层不可能引发大海啸;并不是靠海的地震都有海啸。
尽管断层在靠近旧金山,旧金山北部也是沿海的,但是断层两边的板块是水平地向彼此滑动的,这种运动不会引起推高海水的海底剧烈的垂直运动;而这是发生破坏力很大的海啸的所需要的条件。如果圣安德列斯断层地震的震荡引起了水下山体滑坡或者较小近海断层的滑移,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可能发生局部的小海啸。
相比之下,在圣安德列斯断层系统北部的卡斯卡迪亚俯冲带(Cascadia Subduction Zone)就能造成可引发大海啸的大规模地震。
旧金山可能遭遇海啸,但不会是这样的海啸。图片来源:《末日崩塌》剧照
《末日崩塌》的9个真实的地方
但无论如何,《末日崩塌》在地震科学和地震安全方面真的说对了不少东西!
地震安全与自救
1.全球范围广泛提倡“伏地、遮挡、手抓牢”口诀在地震中自我保护,这一主题贯穿了整部电影。
2.奔跑和试图离开建筑物的人们在电影中受伤了,这在地震中确实是很常见的。
3.电影中人们的反应相当真实:有人逃跑,有人吓得动弹不得,但也有人会帮助别人,而且大部分人会理智地行动(害怕并不等同于慌乱)。
4.事前急救训练,懂得“伏地、遮挡、手抓牢”原则,检查是否受伤,制定备用计划,知道海啸来临前往往会退潮等等……这些知识在震中和震后都会非常有用,电影也表现了这一点。
5.在电影中,地震后手机都无法使用了,但不需要电力的固定电话线路却可以使用(虽然固定电话可能也没法坚持很久)。发短信可能会更好,因为发短信占用的带宽较少,所以先发短信,再打电话!
6.电影表现了官方海啸警报广播和旧金山市的警笛系统,这展示了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传播的科学信息是可以挽救生命的。
地震科学
7.劳伦斯-海耶斯(Lawrence Hayes)博士对历史上的主要地震和地壳构造板块的作用做了不错的综述。他将圣安德列斯断层描述为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边界,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他所说的重大地震可以持续长达11分钟这一点也是正确的。
8.地震会引发其它地区的地震也是非常写实的;这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发生了很多次。科学家们认为“引发的”地震与“余震”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余震通常是在“主震”发生的同一地区的较小的地震。
海啸科学
9.对主角意识到海啸即将来临的场景刻画很到位。在海啸来临之前,水面有时的确会下降,在发现这些迹象之后采取行动寻找庇护很重要。电影中所表现的“垂直疏散”——向高处跑——也是不错的应对措施。
所以,地震来了到底怎么办?
我们无法防止地震发生,但有很多简单有效的措施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在地震中生存下来,减少损失,并从灾难中恢复。以下七个的步骤能帮助我们更快地让生活恢复正常。所幸,这些步骤中的很多内容都在《末日崩塌》有所描述。
震前准备
第一步:确保环境安全。识别危险品,将会移动的物品固定好。
第二步:制定安全计划。预先设立好灾难计划,确定在紧急情况中如何相互联系。
第三步:准备救灾补给品。记得放在易拿取的位置。
第四步:防范经济损失。整理重要文件,加固住所,以及考虑投保。
地震来了!怎么办?
第五步:“伏地,遮挡,手抓牢。”(重要的事情不止说三遍。)
第六步:震后紧急应对。在必要时疏散人群,帮助受伤的人,避免更多的伤害和破坏。
威胁过去,但事情没有结束
第七步:恢复联络与灾后重建重建。和他人重新建立联系,修复损失,重建社区,恢复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