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上海码头,一个穿着考究、容颜秀丽的女子正将一沓钞票塞到一个青年男子手里。
男子的装扮与女子大为不同,身上的衣服好几处都破了洞,面黄肌瘦的样子显得有些营养不良。
“谢谢!萍水相逢,能得董老板倾囊相助,宋某铭记在心!”
说完,这个落魄不堪的男子就上船离开了。
女子站在那里,一直等到船起锚走远,她才转身坐上了车。
女子不知道,这个她举手之劳相助的青年男子宋时轮,会成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
男子更不知道,这个向他伸出援手的上海锦江饭店大老板董竹君,曾是一个饱经风霜的青楼女子。
贫穷女子身陷青楼
“那天,我挑了一对碧绿的翠玉耳环,一对水金花样式的镯子,身上穿的是当时最流行的黑纱透花夹衣裤,刘海也梳成当时的流行发式剪刀式。照片上的我很漂亮,可我当时的心情却无比烦闷。”
这是董竹君在晚年回忆录中,描述当年要去青楼卖唱时,去照相馆照相的情景。
出生于1900年的她,家境并不富裕,父亲靠拉黄包车为生,母亲则在一个富人家里当佣人。
父母是本本分分的老实人,赚得都是辛苦钱。虽然他们很勤劳,也很努力,赚的钱仍然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开销。
董竹君长到13岁,已经出落得十分标致。父母两人看在眼里,心里却有些担忧。
长得好看不是罪,可生在穷人家的漂亮女孩,遇到的诱惑就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然而,令董竹君父母没想到的是,最后竟是他们自己将孩子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董竹君父亲常年拉黄包车,日积月累下来,身上攒了不少病痛。再加上年龄越来越大,很多时候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一天,他拉完车刚到家门口就晕倒在地。请医生、诊治、拿药,一番折腾下来,本就一贫如洗的家更加难以为继。
而且,医生还表示,父亲以后都不能再干拉车这样的体力活儿了。董竹君听在心里,恨不能立马长大,为父母分担。
那天,董竹君给父亲抓药回去,听到邻居跟父母说,“现在青楼都收一些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卖唱三年给300大洋。你们的女儿模样标致,人家肯定收。”
为了给父亲治病,也为了维持家里生计,母亲不得已向青楼借了300大洋,把董竹君押了出去。
懂事的董竹君不吵不闹,她知道父母实在没办法了。虽然她内心是极度抗拒的,但想到父亲的身体和家里的情况,就勉强答应了。
就这样,董竹君成了青楼的卖唱女。
青楼答应董竹君父母,三年期限一到,就放董竹君回家。可董竹君本就长得水灵,经过乐师调教后更是练就了一副好歌喉,很快便成了青楼的当红小旦,被客人称为“小西施”。
青楼老板娘见董竹君如此受客人喜爱,怎么舍得放她自由。再者,随着董竹君一天天长大,身体也渐渐开始发育,青楼老板娘竟开始想方设法让她接客人,一辈子沉沦在这里。
聪慧的董竹君识破了老板娘的诡计,一次次巧妙躲过。那段日子,董竹君过得十分提心吊胆,她害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中了老板娘的算计。
每一天,她都在掰着指头算天数,渴望3年期限早点儿到来。到时候,自己想尽任何办法也要逃离这里。
这个时候,她遇见了夏之时。
这个男人像一道光,照亮了董竹君原本黑暗迷茫的未来。
“我不是你花钱买来的”
作为一名革命党人,夏之时曾留学日本,跟随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北伐军的四川副都督。
当时的上海,受时代影响,风云诡谲,看似灯红酒绿的烟花场所,实则暗流涌动。那些家底丰厚的豪门少爷,年少得志的军官,都喜欢流连风月场所。他们有的真的只是为了取乐,而有的却是无意为之,为掩人耳目做的障眼法。
遇见董竹君的那天,夏之时假借寻花问柳之名,调查上海当地的军务。
见到董竹君的第一眼,夏之时的心少跳了一下。
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的他,不像那些单纯找乐子的肤浅之辈,他给予了董竹君前所未有的尊重。
在逐渐地了解和相处中,董竹君也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夏之时。
情到深处,夏之时温柔地对董竹君说:“我把你赎出去,让你自由,我想娶你。”
一般女子听到这样的承诺,应该会感动得一塌糊涂吧!可董竹君不一样,陷入恋爱中的她,依然保留着一份清醒。
她坚定地拒绝了夏之时,并告诉他:“我不想用你一个铜板,这事我会自己想办法。”
后来发生的一切都证明,董竹君做的这个决定是多么正确,不然一句“你是我花钱买来的”,就会让董竹君陷入另一个牢笼。
不久之后的一天深夜,董竹君换上一身家常衣服,逃出青楼。离开时,那些在青楼赚取的金银首饰,她悉数留下,什么都没带。
获得自由后,董竹君又向夏之时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绝不做妾;
二、要支持她读书;
三、走正确的路,跟随革命报效国家。
三个要求,夏之时全部答应。
然而,正当两人准备欢喜准备婚礼之际,袁世凯下令要悬赏夏之时的人头。迫于无奈,两人东渡去了日本。
随后,两人完成了婚礼。董竹君去了东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学习,夏之时也在为革命不断成长。
志同道合的两人,携手走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不久之后,董竹君就生下了女儿夏国琼。
都说认真的女人最有魅力,那段日子,董竹君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回去还会学习声乐,本就在这方面有底子的她,进步很快。
一天傍晚,董竹君听到他们居住的公寓外,有人在用尺八吹奏《夏天最后一朵玫瑰》,她便趴在阳台上,跟着吹奏人的曲调轻轻哼唱。
朝霞、晚风、音乐、倚在窗前的美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正当这时,夏之时回来了,看到这幅场景的他,醋意大发,竟不分青红皂白,骂了董竹君一通,说她爱上了吹尺八的男子。
接受新思想的董竹君浑身上下都焕然一新,而夏之时却在止步不前。思想上的差距,让夏之时变得有些疑神疑鬼。尽管董竹君拼命解释,夏之时对她的控制欲还是越来越强。
后来,夏之时因公调回国,不放心的他竟然特意把弟弟叫到东京,监视董竹君的一举一动。
他把董竹君当成了圈养的金丝雀,可他忘了,当初自己之所以会爱上董竹君,不就是爱她不屈于旧社会、旧思想的勇敢和独立吗?
为了挽回两人的感情,董竹君提前完成学业回国。
为了和夏之时的家人搞好关系,董竹君极尽所能,凡是亲力亲为,她和婆婆、妯娌、甚至是家里的伙计和丫头,都搞好关系。慢慢地,家人也接受了这个曾在青楼待过的女子。
然而,董竹君所做的一切并没有换来夏之时的感激。1919年,他被解除军职,两人的关系更加每况愈下。
夏之时每日游手好闲,不是在家睡觉,就是出门抽烟赌博,董竹君一忍再忍,最后提出了离婚。
尽管夏之时无限挽留,可看到本质的董竹君并没有心软,她带走了在夏家不受重视的4个女儿,在上海另谋生路。
青楼女子开饭店,资助落魄军人
当时那个年代,离婚是备受瞩目的一件事,董竹君甚至因为离婚登了报。
承受着众人的非议,董竹君带着4个孩子过了一段艰难的生活。
后来,董竹君凭借能力投资了纱管厂,她和孩子的生活才好过了一点儿。然而,好景不长,纱管厂被日军炮弹打中,她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
有句话说,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有个叫李嵩高的四川人,曾在生意场上与董竹君有过短暂交集,得知她的纱管厂被炸毁,便主动借了她一笔钱。
靠着这笔钱,董竹君东山再起。
这次,她在上海开了一家川菜馆,起名“锦江川菜馆”,这就是如今赫赫有名锦江饭店的前身。
谁也想不到,它的创始人,竟是一名曾流落风尘的青楼女子。
为了提高饭菜质量,那段日子,董竹君每天都泡在厨房研究菜单。很快,靠着物美价廉的好口碑,锦江川菜馆在上海出名了。
当时,上海的名人,像杜月笙、杨虎、黄金荣等有头脸的人物,都经常光顾锦江川菜馆。
董竹君本就聪明智慧,又有学历傍身,再加上多年来在社会上的经验,应付这些大人物,她游刃有余。
后来,站稳脚跟的董竹君,得知一些共产党的革命人士在上海需要一个落脚点,便开始暗中对我党革命人士提供各种帮助。
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董竹君的崛起不仅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一位新中国的开国上将。
他就是宋时轮。
所谓“时势造英雄”,出生在湖南农村、毫无背景的宋时轮,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一腔爱国之心,先是考入了长沙军阀吴佩孚的军官教导团学习,3年后又考进了黄埔军校,成为了第五期学员。
一心报国的宋时轮,义无反顾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为我党革命四处奔走。眼看宋时轮等一大批爱国之士都投入了我党,国民党反动派坐不住了。
他们到处抓捕我党人士,制造白色恐怖,后来竟然在广州制造了“四一五”惨案。危机四伏之时,宋时轮作为“共党嫌犯”被抓。
在狱中坐了一年牢,宋时轮被释放。当时的上海,是我党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宋时轮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上海。
他希望能找到组织,重新为革命工作。
刚出狱的宋时轮,第一次去上海,人生地不熟,没过几天他身上仅有的盘缠也用完了。
流落街头、忍冻挨饿,眼看宋时轮就要坚持不住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宋时轮遇见了曾在狱中认识的狱友。其中一个叫李堂萼,找自己哥哥给宋时轮写了一封信,让他拿着信去上海锦江川菜馆,找那里的老板娘董竹君。
董竹君看完介绍信,二话不说,就为宋时轮安排了住处。她对宋时轮说:“放心,这里是安全的。”
后来,在董竹君的帮助下,宋时轮与组织取得了联系。
临走时,董竹君又资助了宋时轮一笔钱。
靠着这笔钱,宋时轮不仅回老家见到了亲人,而且还在当地组建了抗日游击队,与当时的整编红军里应外合,打得日本鬼子屁滚尿流。
一场战役结束后,宋时轮请求加入红军队伍。从此,他的部队被编入红军第六军,成为了一支正规军。
数次战争中,宋时轮积累了丰富的抗战经验,有他的战争,总能获得胜利。他跟随红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其中,著名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能看到宋时轮的身影。
打仗打的艰难的时候,或是打胜仗的时候,宋时轮总会想起董竹君。他对董竹君的印象十分深刻。没有她当年的资助,就没有后来威名赫赫的宋时轮。
新中国成立后,宋时轮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经流落街头的青年男子,成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
传奇两人的再次相遇
董竹君也没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竟被宋时轮记了一辈子。
1950年,董竹君作为锦江饭店的老板,被邀请参加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新春工农商企业家年会。
年会上,一个身穿军装的魁梧军人向她走来,激动地和她握手。
这个人就是宋时轮。
董竹君对宋时轮的印象已经模糊了,还是宋时轮说起了当年的事情,董竹君才想了起来。
两人相谈甚欢,志同道合的他们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没事儿就在一起喝茶聊天,回忆当年的落魄模样,再感叹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和美好。
宋时轮和董竹君,一个懂得感恩,一个不求回报,他们建立的革命情谊,被周围人叹为佳话。
1991年,宋时轮在上海辞世,享年84岁。
白发苍苍但却优雅美丽的董竹君参加了宋时轮的追悼会。现场,熟知他俩关系的人,提议董竹君为宋时轮作一首悼念诗,董竹君大方提笔,欣然写下:
“六十年前沪识君,微薄奉赠奔前程;戎马一生功卓越,将勇风范启后生。”
简单四句话,概括了两人的相识相知,也赞扬了宋时轮为国家效力的荣耀一生。
其实,董竹君除了帮助过宋时轮,还暗中帮助过很多革命人士。其中,策反杨虎,救出张澜、罗隆基这件在上海轰动一时的大事,就是董竹君策划并实施的。
随着上海的解放,董竹君将自己的“锦江川菜馆”“锦江茶室”合二为一,成立了上海锦江饭店。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切事物百废待兴,董竹君便将一手创立的锦江饭店捐给了国家。
而且,她还把自己的花园洋楼和15万美元的积蓄拿出来,用于国家建设。她自己则只留了一套文房四宝和一幅字。
1997年12月6日,董竹君因病救治无效于北京离世。
她传奇的一生,就此落下帷幕。
可在历史的长河中,她勇于反抗旧思想、旧观念的精神,像一颗璀璨的繁星,熠熠生辉!